文/宋瑞文(加州能源特約撰述)
日本千葉商科大學於2024年7月10日發佈消息表示,該校自2019年1月底達成RE100目標,用電100%再生能源後,將繼續挑戰「自然能源100%」,讓再生能源發電量不只滿足用電,還要取代瓦斯的消耗,讓校內所有的能源消費,全部依賴再生能源。
*圖說:千葉商科大學「邁向日本第一所100%自然能源大學」說明手冊,這也是日本所有大學裡的首例。(來源:官網)
文/宋瑞文(加州能源特約撰述)
在台灣,家戶因為老舊或追求舒適等原因,重新裝修的例子十分普遍;在日本,為達成2050實質零碳的國家目標,日本大成建設將正式銷售建材一體型太陽能板,這也是該公司「綠色裝修」業務的利器之一。
*圖說:裝設建材一體型太陽能的大樓。(來源:大成建設)
2024年4月,日本大成建設與鐘淵化學工業KANEKA發佈消息,為了正式銷售建材一體型太陽能板產品「Green Multi Solar」,共同設立新公司「G.G.Energy」,專門負責該產品的銷售業務。公司名G.G.Energy是Green Global Energy的縮寫,寓意是把綠色能源推廣到全世界。
「Green Multi Solar」是大成建設為了有效利用大樓外壁(牆面與窗戶)與太陽能所開發出來的產品。利用嵌入太陽能電池的兩層玻璃,與玻璃合為一體,裝設於外壁,成為各式各樣建築的發電設備。或者平時發電自用,或者停電時可用,同時提高(建物所在的)街道整體電網的韌性。
對大樓而言,因為狹窄的屋頂可能要放置種種的設備機器,屋頂太陽能不一定有足夠的設置面積。但建材一體型太陽能板,可以設置的地方不只是水平面,還能設置在同樣有日照的垂直面。由於產品具設計感,在提高建物發電性能的同時,還能維持外在的美觀。
據大成建設估算,以都市型中規模的大樓而言,如果只在外壁上部(最適範圍)裝設建材一體型太陽能板,可以作為緊急電源,如果南、東、西三面外壁全面性地裝設,可以供應大樓一年用電量的10%(下圖)。
*圖說:南、東、西三面外壁全面性地裝設「Green Multi Solar」,可供應大樓一年用電量10%。(來源:大成建設)
由於有透明性高的款式,「Green Multi Solar」可以滿足必要的視野,兼具採光與隔熱。和只能隔熱節能的玻璃窗不同,「Green Multi Solar」既能發電又能節能。設計上掩飾了配線與電極,保有美感而適合作為建材。客戶也可以只裝設在落地窗的上部而非全面,提高採光程度。
對於中高層的大樓而言,只靠建築整體面積比例甚小的屋頂太陽能,發電量有限,很難做到零能源消費大樓ZEB(Zero Energy Building:發電量與用電量約略等於零的大樓)的水準。若是建材一體型太陽能板,則有可能做到接近此一水準的表現。
利用大樓外壁的建材一體型太陽能,就像台灣許多建築進行的外觀「拉皮」一樣,不只新建建築可以採用,大樓重新裝修也可以做。
*圖說:大成建設的「綠色裝修」(GREEN RENEWAL ZEB)。(來源:大成建設)
為達成日本2050實質零碳,大成建設有「綠色裝修」(GREEN RENEWAL ZEB、上圖)的業務,幫助大樓透過重新裝修,做好節能與創能,達成零能源消費大樓ZEB與實質零碳的目標。
要做到ZEB水準,需要在大樓裡裡外外,運用各式各樣的節能與創能設備,「Green Multi Solar」只是其中數十種工具之一。除了能夠供電一成的建材一體型太陽能,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節能。
在台灣,有許多人只考慮到水平面裝設的太陽能板,因而低估太陽能的潛力,透過「Green Multi Solar」的例子可知,再生能源的可能性,正不斷打破過往的既定印象。
https://californiayocan.blogspot.com/2023/05/blog-post.html?m=1
文/宋瑞文(加州能源特約撰述)
日本專業市場調查集團富士經濟,在今年4月1日發佈對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市場調查報告。
自1962年創立的富士經濟集團(下圖),憑藉專業知識和細緻的實地採訪,在超過60年的發展歷程中,成為一家擁有5家集團企業、2家海外現地法人、總員工數達340餘名、專業調查員數達250餘名的「專業市場調查集團」。
*圖說:富士經濟集團總公司。(來源:官網)
這份報告除了再生能源個別與總體市場的概況之外,分析了市場的現況與對未來的展望,並預測2040年度太陽能PPA市場(Power Purchase Agreement、台譯為購電合約)、LEASE市場(固定價格租用),將是2022年度的10.4倍。
文/宋瑞文(加州能源特約撰述)
一般人想到住宅太陽能,頭一個浮現腦海的應該是獨棟獨戶,因為公寓大樓做事需要集體同意。因此,在日本的不動產物件裡,已經有很多公寓大樓預先安裝好太陽能,還是面向消費者的宣傳重點之一。
*圖說:公寓大樓「GEO神戶三宮」。(來源:阪急阪神不動産)
文/宋瑞文(加州能源特約撰述)
2024年初一日本發生能登半島大地震後,金澤工業大學的徳永光晴研究室在同月10日發佈報告,陳述震災區域內的太陽能發電廠的損害狀況,吸引不少日本媒體報導和輿論的注目。
就跟其他的建設一樣,太陽能發電廠遭遇天災時也會有(部分)損壞。與之相應的措施是災害保險。
文/宋瑞文(加州能源特約撰述)
「凌晨四點,有好幾個人影出現在太陽能發電廠外。幾分鐘後,其中一人入侵發電廠,爬進太陽能板底下...」
*圖說:日本MBS新聞報導太陽能竊案截圖,被盜1000公尺的銅線,損失530萬日圓。(來源:MBS)
這是去年2月,由NHK報導的,茨城縣小美玉市一處防盜監視器的錄影畫面,紀錄了太陽能發電廠銅線被盜的經過。
近年來,日本太陽能發電廠竊案頻傳,有的損失達上億日圓,成為戶外太陽能發電廠的災損之一。
按照太陽能相關領域的不同,分類閱讀所有的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