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

活用太陽能的2千噸蓄熱槽——蓄熱槽節能及其補助制度


文/宋瑞文(加州能源特約撰述)


引言:「在極端氣候肆虐,災害頻率與規模逐年升高的同時,能夠獨立發電的屋頂太陽能,加上能夠提供緊急用水的蓄熱槽,在防災的效果上如虎添翼。」


9月下旬,讀賣新聞發佈消息,為充分利用再生能源,避免捨棄光電不用,總部大樓設置了「蓄熱槽」。這是合作對象東京電力子公司「TEPCO Energy Partner」(簡稱為東京電力EP)的創舉,同時也是東京都節能補助的適用對象,為公部門節能政策的成果之一。



*圖說:讀賣新聞大樓底下設置了蓄熱槽,DR是指需量反應。(來源:官方新聞稿




太陽能選址避免環境爭議




讀賣新聞和東京電力EP簽訂了「轉供型綠電採購協議」(Off-site PPA),由東京電力EP對讀賣新聞供應太陽能發電。來源是位於茨城縣和群馬縣的幾個太陽能發電廠,一年供電量約為230萬kWh,供電對象為讀賣新聞總部大樓及其東京北工廠。預計從2025年3月開始陸續供電。




要特別說明的是,這些太陽能發電廠的選址,從環保的角度做考量,避開了需要砍伐樹木才能得到的(平整)土地。




所謂Off-site指的是發電廠不在消費電力的所在位置,電力消費者透過電網轉供,使用來自遠處的電源。比起地產地消,可以利用更多的再生能源電力。




由於「轉供型綠電採購協議」是長期採購,因此電價穩定,而且價格跟一般電價接近,成為日本企業購電的好選擇。



*圖說:在用電不足時,蓄熱槽會放熱運轉,並啟動熱電聯產發電機。(來源:官方新聞稿



為充分利用再生能源電力,東京電力EP和讀賣新聞設置了蓄熱槽,在白天太陽能發電供過於求時,將電力轉變為熱能加以蓄積,或者在電力不足時,由蓄熱槽放熱,由熱電聯產發電機供電。




設置蓄熱槽的背景是,近年日益嚴重的「輸出控制」問題。每當電力供過於求時,為避免供需失衡導致大規模停電,部分發電廠會被要求減少供電(輸出控制)。



*圖說:東京新聞剪報,相當於58萬家戶一年用電量的再生能源發電,因輸出控制而浪費。(來源:推特



按照目前日本的供電規則,再生能源電力往往成為被捨棄的對象,而且被捨棄的再生能源電力在近年急劇增加,需要蓄能設備加以儲存利用。




為解決「輸出控制」的問題,讀賣新聞和東京電力EP,相中了可以把白天剩餘的光電以熱能儲存的蓄熱槽,在光電有剩餘時不至於浪費不用;在光電不足而利用蓄熱供電時,可以減少火電的配合,促進電網的穩定。




蓄熱槽位於讀賣新聞總部大樓的地下,量體為2000公噸,成為該大樓「需量反應」(Demand response、DR;因應電力供需狀況調整蓄電或供電)的利器。




過往一般的需量反應(DR),是在電力需求高,電力面臨不足時,通知電力消費者減少電力需求,亦即「降載型DR」。近年因為部分時間區間有再生能源電力過剩的現象,此時的需量反應變成提高用電需求,開始用電蓄能的「升載型DR」。讀賣新聞的蓄熱槽,擔任的是後者的角色。




這裡的蓄熱槽是一個水槽。一般的利用方法,是在電力需求偏低的夜間,用電力蓄冷或蓄熱,到了白天再放(低溫或高溫的)「熱」運轉。在讀賣新聞的案例裡,還採用了複合的控制技術。



*圖說:在azbil跟Energy Pool兩家公司的技術協助下,蓄熱槽得到更好的運用。(來源:官方新聞稿



在利用蓄熱的技術上,採用了azbil(台譯阿自倍爾)開發的蓄熱控制應用程式,讓蓄熱和放熱的時間可以機動調整,再搭配「Energy Pool」公司開發的發電與用電需求預測技術,以及「需量反應」的實際運用知識,調整出最適合蓄熱與放熱的時間帶。在這套系統的輔佐之下,預計再生能源的自家消費率可達100%。






蓄熱槽:尖峰削減4座火電




讀賣新聞在利用蓄熱槽的新聞稿裡提到,今年2024年11月2日,是該報創刊以來的150週年。去年該報比照日本政府的綠色轉型計劃GX,揭示了2030年碳排要比2013年降低46%,2050年要達成實質零碳的目標。




讀賣新聞總部大樓一直以來,利用徹底節能,與熱電聯產發電機,降低尖峰用電時的用電需求,因為尖峰時發電成本高,這可以減少日本整體的電力成本。有了蓄熱槽之後,該大樓的需量反應將更上一層樓,進一步優化最適利用。




這次蓄熱槽的裝設,背後有著政府部門在政策上的支持。本案例是東京都與東京電力EP合作的「活用蓄熱槽節電管理(需量反應)之社會裝設事業」的成果之一。其他裝設蓄熱槽的案例還有東京都市服務公司旗下的兩棟大樓等。




本案例也是東京都正在施行的「HTT ACTION」(節電、發電、儲電三大零碳行動)之下,「活用蓄熱槽等蓄能設備之能源管理推動事業」的補助對象。




該事業的補助分兩個等級,一個是能源使用的數據化,另一個是能源使用的最佳化。補助金額在前者的上限為一千萬日幣,在後者為五千萬日幣。補助比例視公司大樓的能源使用量(1500kl)區分為中小型與大型,前者為⅔,後者為½。




在日本政府近來的能源基本計劃裡(2021、2018),都規劃了用電負成長,也就是未來的用電量將低於現在。其中用電從正成長轉變為負成長的關鍵,正是各式各樣的節能政策。




日本政府補助蓄熱槽的裝設,背後除了節能減碳,還有種種功用。根據日本「熱泵、蓄熱中心」網站的解說,透過把熱儲存在蓄熱槽,錯開熱的生產與消費,有著各式各樣的好處。




首先,如同前述,把白天尖峰時間需要用的電,先在晚上以蓄熱的方式儲存起來,可以削減用電尖峰,讓電力系統的負擔在一整天裡趨向平穩,降低用電成本。



*圖說:因為蓄熱,辦公大樓在尖峰用到時間可削減兩成用電(日文:2割)。(來源:熱泵、蓄熱中心



舉例來說,空調佔辦公大樓用電的一半以上,也是夏天跟冬天在白天時用電增加的主因。如果引進「熱泵、蓄熱式空調」,白天空調需要的冷氣或暖氣,有一半可以用蓄熱支持,最多有可能減少白天用電的兩成。因為這樣在白天削減的用電達196萬kW,相當於4座以上的40萬kW的火力發電廠。




其次,善用蓄熱槽,可以讓熱泵的效率,不受經常變化的空調負荷的影響,以穩定的效率持續運轉。比起沒有蓄熱槽,熱泵空調在白天獨自運轉的狀況;有蓄熱槽時,在晚上利用涼爽的室外空氣蓄冷時,熱泵的效率要高兩成。




第三,相較於單獨裝設熱泵式空調,有蓄熱(冷)槽的熱泵式空調,在同樣的需求下,冷卻的負荷可以較小。空調的長期均化成本也可以降低一些。



*圖說:火災時,蓄熱槽的水也可以用來滅火。(來源:東京都市服務公司



第四,在遭遇緊急災害時,蓄熱槽裡的水,可以作為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。以著名的東京晴空塔地區為例,該區建築群地下的水蓄熱槽,和當地的墨田區簽有協議,發生大規模災害的時候,水蓄熱槽裡水將作為生活用水。假設包括盥洗在內,成人每日用水量為30公升,水蓄熱槽可以供應23萬人份的生活用水。





小結




像蓄熱槽這樣,具備緊急用途的節能設備,其價值不能單以價格估計。相較於大規模的平地太陽能發電廠,屋頂太陽能的單位成本較高,但屋頂太陽能在災害時具有提供緊急電源的功能,仍然具有推廣的價值。這是一般人在思考能源成本時,容易忽略的面向。




在極端氣候肆虐,災害頻率與規模逐年升高的同時,能夠獨立發電的屋頂太陽能,加上能夠提供緊急用水的蓄熱槽,在防災的效果上如虎添翼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分類索引(置頂:所有文章標題及其連結)

按照太陽能相關領域的不同,分類閱讀所有的文章。